圖為法院庭審現場。
導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群眾對于貓狗“汪星人”“喵星人”的飼養,日益成為生活中情感陪伴的重要需求。然而,因飼養犬只傷人所產生的“狗咬人”紛爭,也正成為社會矛盾的重要源頭之一。從法律法規上講,公民擁有養犬的自由,但如何文明養犬,怎樣與寵物和諧共處,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話題。近日,河北省尚義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案,法院判決犬主人不僅要依法賠償因被犬咬傷進行植皮傷者的實際損失,同時判決犬主人賠償傷者精神撫慰金2000元。該案的判決,不僅弘揚了公平正義的法治精神,而且在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大背景下,對于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被大型犬從身后撲倒咬傷
2021年2月22日下午,急于趕路還未吃飯的李某與丈夫駕駛一輛大貨車在送貨返回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途中,途經尚義縣一鄉鎮時,看到了路邊一個餡餅店,便決定在此就餐。飯后,李某問服務員哪里有衛生間,服務員給她指了不遠處的公共廁所。李某如廁返回途中,被張某飼養的大型狼狗從身后突然撲倒并咬住,直到一名路人看到后上前將狼狗驅離。此次事故導致李某腰部皮肉多處被咬傷。
李某在丈夫以及幾名好心人護送下,被緊急送至尚義縣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和破傷風疫苗,并向當地派出所報警。隨后,眾人又將李某送往尚義縣醫院進行救治。醫生經檢查后告知,因李某傷口過大,傷情過于嚴重,縣醫院無力救治,建議盡快轉院治療。
李某當即被送往張家口市第一醫院急診,經醫院檢查診斷,李某左腰部有多處狗咬傷口,最大直徑約2厘米,創周散在皮膚紅色瘀斑,最大傷口內有血性及糊狀脂肪液化粒流出,傷口深度達脂肪層,經傷口探查皮下組織廣泛套脫。其右臂部皮膚見3處傷口,長約0.5至1.5厘米大小不等。急診醫生在完成術前檢查后,實施了硬膜外麻醉下行皮膚傷口切除術和中厚皮片移植術。
術后,李某左腰部位的植皮區域皮片大部分壞死,經長時間換藥形成肉芽創面。后于2021年3月26日進行了第二次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肉芽創面清創中厚皮片移植術。第二次手術后,李某腰部植皮成活,創面愈合。歷經兩次植皮手術、50天住院,李某于4月13日傷愈出院。
李某住院期間,李某家人通過派出所找到張某,要求其支付醫藥費。張某分三次為李某墊付了住院醫療費38000元。
原告起訴索要精神賠償
原告李某出院后,要求犬主人張某賠償除住院醫治費用以外的其他損失。張某以自己對狗采取了用鐵鏈拴、設置警示牌等安全措施,李某被狗咬傷屬于自身存在重大過失所致等理由,拒絕了李某的賠償要求,雙方經多次溝通無果后,訴至法院。
李某向法院提交起訴材料稱,張某飼養的犬類為德國牧羊犬,屬于《張家口市禁養犬只名錄》中規定的第五種烈性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條之規定: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張某應賠償相應損失。同時,張某無法證明警示牌是在事發前設置,而且拴狗鐵鏈太長無法阻止狗襲擊路人,不能證明張某對飼養的德國牧羊犬盡到了管理義務。李某身體多處被咬傷,經歷了兩次手術,住院50天,而且至今憂懼恍惚、精神不安,因此訴求張某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交通費、鑒定費等共計77263元和精神撫慰金20000元。
張某則辯稱,李某經法醫鑒定,未構成傷殘等級,故拒絕賠償精神損失。
李某的代理律師表示,李某被狗咬傷案件不同于其他人身損害案件,李某被大型烈性犬撕咬致傷,所受到的驚嚇和痛苦難以言表。李某的后背皮膚撕裂以致露出體內脂肪,即使經過兩次植皮手術,李某身體皮膚大面積疤痕仍無法消除。此外,李某由于受到驚嚇,至今仍感到心有余悸,惶恐不安。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精神損害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張某應當給付精神撫慰金彌補李某的精神痛苦和損害。
依法判決賠償精神損失
法院審理后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者,對所飼養動物負有看護、管理責任,因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張某作為咬傷他人動物飼養人,未采取足夠的安全措施,且無證據證明損害是因原告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故張某應當對李某受到的損害承擔全部責任。李某被大型烈性犬撕咬后精神上產生了一定嚴重后果,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之規定:“因人身權益或者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受到傷害,自然人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狈ㄔ鹤们榕袥Q其獲賠2000元精神撫慰金。
根據本案責任認定,最后法院判決,張某向李某賠償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護理費、交通費、誤工費、法醫鑒定費、財產損失以及精神撫慰金共計49448.48元。加上張某之前墊付給李某的醫療費用,張某實際向李某賠償各類損失共計85768.48元。宣判后,張某當庭履行了給付義務。
■裁判解析
依法維護公民身體健康權益
本案中,張某辯稱盡到了安全提示責任。然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之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北景冈胬钅潮粡埬筹曫B的大型烈性犬撕咬致傷,被告表示已經設置了警示牌,但其所提交的證據表明,警示牌比較新,沒有風吹日曬痕跡,且被告的兩名證人證詞對警示牌設立時間、顏色、擺放位置和警示牌內容陳述不一,無法證明警示牌在事發之前已設置。
被告張某還辯稱,自己經營著一家汽車修理店,汽車配件放置在后院,養狗是為看護汽車配件。原告李某擅自闖入私人后院而導致被狗咬傷,應當認定其自身行為存在重大過失。但從被告所提交的視頻證據看,原告事發當日通往的是公共廁所道路,屬于人人皆可行走的公共通道,既無圍墻也無護欄,不能證明是被告所述私人后院。
被告張某稱用鐵鏈拴著狼狗,證明其對飼養的狼狗盡到了管理義務。但從原告李某提供的事發時監控視頻可以看出,用來拴狼狗的鐵鏈大約5米多長,表明狼狗的攻擊半徑可達多半個寬度的公用道路,且狼狗悄無聲息地從身后對李某偷襲,即使身體壯碩的男性也無法在感覺到危險時立刻躲避,更何況原告已是一位年近五旬的中年婦女,所以不能認定張某對狼狗完全盡到了管理義務。故法院判決張某應當對李某的損害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本案原、被告雙方對于誤工費賠償存在較大爭議。原告李某主張應按照交通運輸行業標準和誤工一年時間賠償誤工費98608元,張某認為李某要求賠償額過高。法院審理后認為,原告李某系大貨車司機,從事交通運輸,備有經營大貨車運輸等相關行駛證、運輸證及合法運營證件和手續,根據河北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發布的2021年度交通運輸行業的收入標準每年98608元,以及司法鑒定中心給出的醫療終結期120天,法院判決被告張某賠償原告李某誤工費32419元。
本案的另一焦點,是原告李某主張的精神撫慰金20000元。被告及委托訴訟代理人辯稱,原告李某的傷情并未達到傷殘等級,不應支持原告主張精神撫慰金的訴訟請求。在庭審中,當原告出示被狼狗咬傷部位照片時,血淋淋的畫面令當庭所有人都感到觸目驚心,被告張某也悄悄地低下了頭。此外,根據尚義縣防疫站統計,2022年前10個月,就有885人在該站注射了狂犬病疫苗。該防疫站每年注射狂犬疫苗人數占常住人口比達1.3%左右??梢?,不文明養犬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因人身權益或者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受到傷害,自然人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等相關規定,法院參考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中傷殘標準,最終酌情認定被告張某賠償李某精神撫慰金2000元。
■專家點評
筑起文明養犬法治安全屏障
河北北方學院教授 任 亮
當前,飼養寵物犬傷人的事已屢見不鮮,由此引發的社會矛盾更是日益凸顯。本案中尚義法院在判決侵權人賠償被侵權人實際損失的同時,判決一定數額的精神損害賠償,實屬罰所其當。此舉對于教育警示人們自覺養成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守住法治底線,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提供了一份正能量的樣本。
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公民擁有養犬的自由,但公民在享有養犬看家護院或精神愉悅的同時,必須依照有關法律和規定,盡到對所養犬只的管理和看護義務,不得損害社會公眾的人身安全、擾亂社會公共秩序和破壞環境衛生,這也是每名養犬人所必須具備的道德素養和文明素養。
本案中,被告張某明知所養狼狗兇險,對生人具有一定侵害性,卻僅用長鐵鏈拴養在公用道路邊,顯然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上出現了偏頗,導致李某不僅身體遭受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受到損害。
應當說,在人的權益中,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最為重要的權益,對人的生命、健康侵害是最為嚴重的侵害。所以民法典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尚義法院依法判決張某對李某的精神損害賠償,不僅維護了李某的合法權益,也讓張某付出不文明養犬的應有代價,符合民法典“平等”和“保護”的立法精神,對維護社會治理共同體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由本案判決可以看出,依法文明養犬不再是“自家”的小事,而是關乎人民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大家”事。治理不文明養犬,要在政府職能部門主導下,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動物飼養人依法、科學、文明飼養,自覺盡到看護管理責任,既為他人建立安全屏障,也為自己避免糾紛筑起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