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月來,在北京市朝陽區封控區,來自北京新月聯合汽車有限公司的一百名的哥24小時待命,按照街道社區“派單”,為市民提供產檢、透析等非緊急就醫出行服務。目前,北京市已組建就醫出行保障車隊,儲備1000輛保障車輛,提供7×24小時非緊急就醫出行服務,封控區市民有就醫出行需求,可聯系所在社區代叫車。(12月1日《北京日報》)
當前,北京疫情發展仍處于較快時期,民生保障越有溫度,防控工作就會越有成效。日前召開的北京市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全力做好生產生活服務保障,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繼續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深入細致做好服務保障工作,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驅散疫情的陰霾。
這方面,北京市交通部門推動組建“愛心車隊”之舉,為其他部門、單位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在疫情封控區等重點區域內,一些非急危重癥患者存在產檢、定期血液透析、腫瘤化療等就醫需求,而且必須到醫院才能解決。為此,北京市交通委組建就醫出行保障車隊,為疫情封控區等重點區域居民就醫出行提供方便,送去溫馨體貼的服務,使得疫情防控更精準、更有溫度,值得點贊。
愛在接送中,也在細節中?!皭坌能囮牎苯M建以來,每天都上演著暖心故事,讓乘客與司機彼此溫暖。比如,在“北京榜樣·京城的哥”謝文服務的左家莊地區,5位來自新月公司的的哥組成“愛心車隊”,24小時駐守街道,保障居民就醫出行。一次次“點對點”接送,于細節處展現著“愛心車隊”的司機們不顧危險、不辭辛勞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擔當與奉獻,傳遞了“心連心”的溫暖,提升了政府親民為民的形象。
總體而言,建立完善疫情防控條件下醫療服務管理運行機制,通暢封控管控區居民就醫通道,這方面工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需要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共同作出不懈努力。比如,健全職能部門、愛心車隊、社區(村)、醫療機構之間的對接聯動、應急協調、會商交流等制度,優化非緊急就醫出行操作流程,實現各環節無縫銜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又如,安排患者外出就醫之前做好各項協調工作,與醫院其他患者錯峰進行治療,進一步暢通就醫通道,提升市民群眾的滿意度。
新冠疫情終將過去,在抗擊疫情實踐中積累的好做法、好經驗,將成為全社會彌足珍貴的財富。從長遠看,有必要將上述愛心車隊“點對點”服務市民的“硬核”舉措,轉變為常態化的應急服務保障機制。堅持“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底線思維,建立完善組織運作制度,加強服務保障隊伍建設,并形成長效機制,使愛心車隊能夠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事件等緊急狀態下,作為120、999醫療急救力量的有益補充,在危難時刻大顯身手,在為民服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新冠疫情持續已近三年,不僅考驗政府部門的科學防控、精準防控水平,也考驗著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能力。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堅定信心決心,有針對性地優化細化防控措施,學習借鑒交通部門推動組建“愛心車隊”的經驗做法,因地制宜創新舉措和機制,強化服務保障,加大對老幼病殘孕等特殊群體的關心幫助力度,凝心聚力共克時艱,戮力同心構筑抗疫“鋼鐵長城”,早日打贏首都疫情防控攻堅戰。